那天之后,我的人生被林晓月的阴影彻底吞噬。
所里将所有核心项目都交给了她,而我,则被彻底边缘化。
“听说林老师‘通灵考古’的名声都传到国外去了,真是为国争光!”
“不像某些人,占着首席专家的位置,屁用没有,简直是学术界的耻辱!”
我试图用发表论文、公开演讲的方式来捍卫科学考古的尊严,可每一次,都会被林晓月用更具轰动性的“通灵发现”盖过风头。
我的所有努力,都成了徒劳的笑话。
很快,林晓月的影响力渗透到了民间。
一些狂热的文物保护组织开始冲击我们的考古现场,指责我们的发掘工作是“惊扰亡魂”。
“既然有通灵者,为什么还要挖开我祖宗的坟墓?你们这群天杀的盗墓贼!”
“什么狗屁专家,我看就是个想出名的疯子!”
最终,是所长亲自出面,承诺后续发掘工作会“充分尊重林老师的意见”才平息了众怒。
而林晓月,被捧上了神坛,甚至受邀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讲座。
她前脚刚走,后脚就出了大事。
一处战国时期的王侯大墓被意外发现,因为墓葬规格极高,且极度脆弱,省里下令必须由最顶尖的团队进行抢救性发掘。
可墓主人的后人却联合起来,态度强硬地拒绝任何形式的发掘:“我们只要林老师!让她跟我们的先祖对话!”
林晓月远在国外,根本联系不上。
所长急得焦头烂额,好说歹说劝了好几天,才终于让家属松口,同意进行初步勘探。
他把我叫到办公室,语重心长地说:
“念初,这次是你的机会。外界对你非议很多,但只要你能拿下这个项目,就是天大的功劳,谁也再说不出闲话!”
我赌上了我所有的名誉和心血,不眠不休三天三夜,终于拿出了一份完美的初步发掘方案。
可就在我准备向领导和家属汇报时,林晓月风尘仆仆地出现了。
她站在人群最前方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,却无比清晰:
“此墓为中山王厝之墓,墓中陪葬品万余件,最核心的器物为‘兆域图’铜版,但此图并非藏于主棺,而在东侧的陪葬坑内。”
“墓中机关重重,但真正的杀招并非机械结构,而是一种由水银和毒草炼制而成的毒雾。”
“各位前辈,各位宗亲,对不起,我来晚了。晓月在此立誓,定会守护好先祖的安宁!”
她的话,如同九天玄雷,将我劈得外焦里嫩。
我准备了三天三夜的报告,她刚才说的每一个字,每一个细节,都与我的报告一模一样!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