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诸国联军已经围了过来,作壁上观,都等着对方先出手,一群乌合之众。唯一让我担心的……就是楚军。”
诸国联军?
楚军?
嬴政已然意识到了敌人是谁。
果然……
是那群六国余孽!
自己对他们看来还是太仁慈了。
自己原以为六国主力既已覆灭,余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,掀不起什么风浪,而自己一统天下,也让那些余孽收起不该有的心思。
可如今看来,他们却暗中积蓄力量,竟敢再度合流,撼动大秦的根基!
找死!真的是找死!
嬴政的脸色愈来愈沉,一旁的赵高注意到了这点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
“楚军?”
一个将军看起来对楚军不屑一顾:
“长史,随着当年那项燕被枭首,楚国的魂早就没了,再加上项梁刚刚战死,现在的楚军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,根本不足为惧!”
嬴政也有些赞同他的言论。
在他看来——
整个楚国能打的只有项燕一人。
项燕都死了?
楚国那群贵族又哪有什么能摆上台面的家伙?
“这次率领楚军的,是项梁的侄子,项羽。”
“项羽不过一个黄口小儿……”
“……”
随着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响起,这场“战前会议”逐渐走向尾声。
众将纷纷领得章邯的军令,下去各自统筹各部,准备接下来的战争,而章邯是大帐中最后一个走的。
临走时,他看了守在门口的嬴政一眼。
总感觉这个亲卫给他一种不一样的感觉。
眼神。
没错,就是眼神。
这种眼神让他很不舒服。
就像是回到了之前……
也许,自己想多了吧。
感慨一声,章邯也离开了帅帐,出门巡视。
大帐里只剩下嬴政、赵高和任行三人。
赵高愣在原地,踌躇半天,也不敢开口。
今天的所见所闻,抵得上他前半生的所有了。
任他再如何懂得善变,懂得嬴政的心,也不敢在这个特殊关节说话,生怕让嬴政以为自己有了其他的想法。
甚至——
他都有些后悔一同跟过来了。
“赵高?”
“臣在!”
赵高心中一沉,立刻顿首。
昨晚的“赵卿”变成了“赵高”,这已经不难说明问题了。
“尔现在立刻搜寻这帐篷,看看有没有关于外界事情的记载。”
“诺。”
虽然说让赵高翻,但嬴政也没闲着。
好奇心不得不让他亲自动手,一同开始做翻找竹简的这种体力活。
任行看到这一幕,偷偷将两个人撅着屁股,找东找西的画面截了个图:始皇帝如此失态的模样可不多见。
片刻,两个人抱着各自找到的竹简,摊开铺在了帅位上。
中军大帐里全都是军情,哪有“史料”这种玩意。
不过要说半点收获没有,也不可能。
嬴政便找到了章邯之前的战绩,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意思如下:
二世元年,戍卒陈胜在楚地起兵造反,自封楚王。
崤山以东的百姓都杀了当地的守尉令丞,响应陈胜,自立诸侯王,合纵向西伐秦,各地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。
陈胜派遣将军周章西征秦国,到达函谷关时,已有战车千辆,士卒数十万。
二世大惊,召集兵马已经来不及,在我的建议下,赦免骊山服役的刑徒,由我率领他们攻打叛军。
仅仅过了三个月,我便将楚军尽数击破,周章战死,部队投降。
其他人,自称张楚假王的吴广正督统诸将围攻荥阳,将楚军打败的我,回过头来又攻打他们。
吴广死,荥阳之围已解,大胜。
随后我又开始追击陈胜,陈胜一路上聚集兵力,逃了一路打了一路输了一路,随后他被车夫杀死,军队也就投降了。
平定了张楚之后,我又去攻打起兵的魏王魏咎。
魏咎派遣魏相周巿出城去齐国、楚国求救,齐王田儋、楚将项梁分别派出将领田巴、项佗随同周巿救援魏国。
但都是一些土鸡瓦狗,被我夜里击败。
齐、魏联军大败,齐王田儋、魏相周巿战死,魏王魏咎**。
看到这里,嬴政眼中欣赏神色愈发浓厚。
他本来还疑惑,为什么这一仗是章邯作为主帅,不管是他的资历还是能力来看,都有些不够格。
但现在一看——
章邯是一名帅才!
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,但不难看到章邯在这危难之间所展现的风采!
短短半年时间,从无到有,平定多地叛乱。
自己让对方担任少府有些大材小用了。
至于为什么会有叛乱的原因,嬴政也搞明白了。
自己死了,二世登基。
那群六国余孽又以为自己行了,开始纷纷起兵。
这群废物。
自己活着的时候不敢动,死了就纷纷叛乱。
没想到……叛乱的地方这么多。
嬴政用手指摩挲着竹简,挨个点着人名和地名,似乎要将这上面全部叛乱的人、地都记在心中。
一旁的赵高在看到二世登基的时候,已然不敢再看了。
什么该看,什么不该看,他还是心里有数的。
他走到营帐门口,开始给嬴政放风。
嬴政接着看下去:
由于敌军过于势大,寡不敌众,在东阿,濮阳等战场,我军节节受挫。
楚军项梁等人多次打败我军,甚至斩杀了李由……
李由?
李斯的儿子。
嬴政没想到,这一仗惨烈到李斯的长子都能战死。
看来,情况确实正如章邯写的那样,不容乐观。
之后呢?
我利用楚军轻敌之心,设下计,趁着夜晚,于定陶大败楚军,杀死项梁。
“好!名将,有能!”
嬴政激动地拍着桌子,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。
在门口守门的赵高悄悄将嬴政的话记在了心中。
回去第一件事干什么?
和少府章邯打好关系!
不难想象,等到陛下回去,章邯会受到怎样的重用。
最让人感动的从来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雪中送炭。
章邯这一番作为,正可谓是“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”!
嬴政手都拍红了,也浑然未觉,又继续往下看:
我杀死项梁后,认为楚地叛军名将已死,余众不足为虑,于是渡过黄河,顺路又打败了赵国的军队。
我收复赵将李良,攻破赵国国都邯郸,为防止叛乱再起,将民众迁徙到了河内,摧毁了赵国的城墙。
但是,赵王逃到了巨鹿……
这下子,嬴政总算是明白了现在的处境。
章邯现在正在围困位于巨鹿的“赵王”,其他“诸侯王”纷纷过来援救赵王,但碍于章邯的名声,不敢动。
这一战,配上章邯这样的帅才,强盛的士气,废物的敌人,怎么输?
嬴政隐约之间,似乎已经看到了大秦的玄鸟旗再次在巨鹿城上升起。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