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不远处的保卫科老邢,听着这两人的嘀咕,心中冷笑不已。
“两个嫩头青,还是看不透这里面的门道。徐科长不过是客套话,明摆着就是没相中刘德方,这提干的事基本没戏了。”
当然,这种戳人肺管子的话,老邢是绝不会傻到说出口的。
刘德方这人,多少继承了他父亲的本事。
他爹曾是旧上海滩的巡警头子,最擅长平息事端、调解矛盾,给刘德方留下了一张不小的关系网。
刘德方调来队里三年,凭着八面玲珑的手段,结交了五行八作不少人物,总能搞来些稀罕物件,平日里又喜欢在科里笼络人心,给些小好处。
这让他在保卫科里说话很有分量。
齐卫东则安分地跟在徐光荣身后。
路上,徐光荣向他简要介绍了一下农科院的一把手,李院长。
这位是位学者型的领导,全国都数得上的化肥专家,作风踏实,不尚空谈。
这次见面,性质类似于入职前的背景审查,齐卫东听得十分仔细。
当齐卫东和徐光荣踏入院长办公室时,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握着铅笔,俯身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全神贯注地计算着什么。
那图纸摊开,几乎占满了整张办公桌。
徐光荣对李院长极为敬重,他打了个手势,示意齐卫东保持安静,两人耐心在旁等候。
齐卫东站在桌前,目光正好落在图纸上,那上面画着一个高塔状的建筑。
这东西他恰好认识,是用来给化肥冷却结晶的设施。
化肥虽属化工范畴,却与农业密不可分,相关的产业知识,齐卫东曾经系统学过,一些基础理论还牢牢记在脑子里。
他过去学的专业,正是农业机械。
李院长埋头演算许久,终于直起身子,放下了铅笔,对他们温和地笑了笑:“刚刚思路来了,怠慢你们了。等久了吧,有什么事吗?”
“不久,不久。”
徐光荣赶忙摆手:“我们这是小事,您为国家建氮肥厂才是头等大事。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一座自己设计的氮肥厂,意义非凡。”
“咱们国家太缺化肥了,就连我们院里,很多肥料都得靠进口,花的外汇让人心疼。”
“是啊,担子重,路还长,但我们自己的工业,总算要迈出坚实的一步了。”
李院长感慨一声,随即把目光转向齐卫东,又指了指桌上的图纸,饶有兴致地问:
“这位小同志似乎也对这图纸有兴趣?我看你刚才瞧得很入神,不如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话语间,带着几分考量的意味。
齐卫东明白这是投其所好的机会,他神色平静,不卑不亢地开口:
“略知一二。您这张图纸,是化肥造粒塔,通过高度让液态肥料在下落过程中冷却凝固成颗粒。因此,它对塔高和直径有严格要求,才能保证冷却效果,施工难度极高。”
“而您刚才的演算,我猜想,是在不影响塔体功能的前提下,设法降低它的建造难度。”
李院长的眼中瞬间迸发出光彩,脸上满是藏不住的讶异。
在这个年代,化肥制造是绝对的尖端技术。
齐卫东所说的,在后世不过是教科书上的基础概念,可在此刻,却非同凡响。
“老徐,你从哪里给我挖来的宝贝?这年轻人不简单啊。眼下全国的化肥厂就那么三家,还都是当年老毛子援建的。”
“我们自己的化肥工业人才奇缺,能看懂这造粒塔图纸的,绝对是凤毛麟角。”
徐光荣听得一头雾水,他惊诧地瞥了齐卫东一眼,对院长解释道:“院长,他就是齐卫东同志,我跟您提过的,从部队转业来我们保卫科的,他不是研究员。”
一个当兵的,怎么会和化肥研究扯上关系?
徐光荣和李院长的视线,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齐卫东身上。
齐卫东心中早有定稿,从容地笑了笑,解释道:“我之前在部队是侦察兵,按要求得学一门外语,我选了俄语。”
“在北方执行一次侦察任务时,我偶然捡到过一张那边的科普报纸,上面正好有关于化肥生产的介绍,我读了之后,就记下来了。”
齐卫东的说辞听来玄乎,却并非毫无根据。
他那口流利的俄语是假不了的,那是他在部队当侦察兵时练就的真本事。
自从老毛子的专家撤离,国家的化肥产业便陷入了停滞。
化肥厂的筹建项目,对市里而言不啻于摸着石头过河,身为总设计师的李院长,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岳。
他此刻已不关心别的,满脑子都是齐卫东提到的那份“报纸”。
老毛子的化肥技术如此先进,或许真能从中找到突破口。
“那份科普报上还讲了些什么?”
李院长追问道,语气里满是急切。
齐卫东也不隐瞒,将脑海中残存的知识倾囊而出。
从塔体规格的优化,到熔融料浆的制备工艺,再到防腐水泥的气密性改良……
他讲得零零散散,不成体系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毕竟那些记忆已有些模糊。
李院长却从最初的倾听,转为拿出笔记本飞速记录,眼神也随之愈发明亮。
待齐卫东话音落下,李院长一拍大腿,连连赞叹:“妙,太妙了!不得不承认,老毛子的技术确实有独到之处。小齐同志你说的这些,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!”
“能帮上您的忙就好。”
齐卫东谦逊地笑了笑。
“何止是帮忙。”
李院长欣赏地打量着齐卫东,随即转向徐光荣,态度温和地问:“老徐,齐卫东同志是个人才啊,单凭他刚才那番见解,来我们院里当个研究员都绰绰有余。你这次带他过来,准备怎么安排?”
“院长,我的想法是,齐卫东同志在部队立过二等功,能力过硬,来保卫科当干事是屈才了。正好科里二队的邓队长上月退休,位置空了出来,我想让他顶上。”
李院长对齐卫东的好感已然爆棚,当即拍板:“好!人才难得,有能力的同志就该委以重任。齐卫东同志的能力毋庸置疑,你打报告,我来批,这事就这么定了!”
“多谢院长栽培,我一定好好干,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。”
>